因为有你,这些文字才有意义!
“中国10亿人没做过飞机,至少5亿人未用上冲水马桶”。
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一番话,将人们的关注点,从北京、上海这些一线城市,拉到了三、四线以及乡镇年轻人口构成的新生消费大军身上。
有意见指出,一线城市白领们的消费能力已经触及了天花板,因此寻找新的消费人群,便自然而然成了经济和商业的突破口。
部分商界大佬们,实际上也已经早早沿着这一思路开始布局——这也就是所谓的“下沉”。
1月22日由QuestMobile发布的《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》总结了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八大关键词,“下沉”一词赫然上榜。
该报告显示,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月度活跃设备已达6.18亿,整体占比54.6%。
显然,抛开具体的消费能力和量级不看,单就市场参与程度来说,河南墙体广告三、四线城市已经和一、二线城市的消费主力分庭抗礼了,市场潜力巨大。
快手、拼多多和趣头条在“下沉类”企业中表现得尤为亮眼。三家企业分别在短视频社交、电商平台及信息分发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,并积蓄了足够和各自领域头部企业对抗的力量。
其中,又以拼多多最为抢眼。
日前,拼多多股价大涨7%,市值接近京东。这让许多国内媒体高呼: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地位易主!
尽管京东最近的表现和之前的刘强东事件也不无关系,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也确实证明了拼多多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打法,起到了一定的效果。
虽然前几天拼多多也发生了“200亿的薅羊毛”事件,让国内用户一片哗然,但股价上的表现,则体现出该事件的影响较小,拼多多的长期发展依旧受人看好。
至于趣头条,则将信息分发平台的“下沉”做到了极致。通过直接向用户返利,趣头条形成了“拿广告商的钱给用户,再用聚集到的用户去跟广告商拿钱”的商业循环。
这一模式虽然并非趣头条首创,但却十分有用,引来诸多模仿。就连罗永浩最近的“聊天宝”,也出现了聊天送红包这样的“趣头条式”打法。
快手的“下沉”也十分明显。去年9月14日,快手宣布在未来三年中投入5亿元流量资源,帮助5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优质特产推广和销售。
同月21日,快手策划并举办了首届“幸福乡村说”,通过农村短视频网红的特产销售,宣传“土味营销学”。
随着一线城市的各领域格局逐渐定型,年轻企业在大城市的“战斗”毫无疑问是艰难的。这部分创业者将注意力聚焦在广袤但尚未开发的三、四线城市河南墙体广告,可以说即是唯一的打法,也是一手好棋。
与此同时,大企业的注意力势必也会随着“下沉类”企业的崛起,转移到这片“新战场”。
总之,三、四线城市和乡镇的同志们,捂好钱包,大佬就要对你们下手了!